你的智能家居需要智能中樞(bridge/gateway/網關/橋接器/閘道器)嗎
如果你正在打造智能家居,而且想要將不同廠商的裝置整合、讓不同裝置間能互相溝通,或是讓所有裝置能在同一個App 上操作,那麼你可能會需要智能中樞的協助。但事情似乎比想像中的複雜,各家廠商推出的智能中樞各自為政,同時產品名稱及類型繁多造成了消費者選擇及使用上的混亂。也許你手邊的智能裝置已經能做到你想要的功能了,其實不需要再額外購買任何東西;或許你認為的智能中樞根本就沒辦法完成你想做的事。
因此本文接下來會詳細介紹關於智能中樞的知識,包含了智能中樞有什麼用、有哪些類型、你適合哪個智能中樞(或軟件服務)…等重要的細節,引導正想構建智能家居的你對智能家居中樞有更進一步的瞭解,能夠順利打造完美的智能家居。
智能中樞有什麼作用?
智能家居中樞能幫助你將裝置間整合在一起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想要在客廳讓A廠商的智能燈泡跟B廠商的智能插座用單一個App 或指令同時操作,這時候就需要仰賴智能中樞(或軟件服務)。不然就得忍受使用多個不同廠商的產品時,就要開多個App 來分別控制的窘境,看起來似乎不太智能。
再來需要智能中樞派上用場的原因是,並非每個智能家居配件都是依賴相同的訊號通訊協定。有一些智能裝置因為要避免耗電太多或訊號干擾,而採用ZigBee或Z-Wave 通訊協定來解決上述問題。但這兩種通訊協定不像Wi-Fi 那樣可以跟路由器或手機直接做訊號傳輸,因此需要額外的智能中樞做不同訊號間的轉換。
最後,想要遠端控制也是智能中樞的作用之一。如果想要在回家前就打開冷氣,或是指定在外出的某段特定時間打開家中的電燈,你可能(也可以不用)會需要智能中樞提供遠端控制,同時確保存取家中裝置的過程是安全不被黑客利用的。最好的例子就是Apple HomeKit,如果想要有遠端控制的功能就必須要有iPad、Apple TV、或HomePod 做為智能中樞才能達成。
智能中樞的類型
剛剛提到智能中樞的作用,簡單來說大致上有三種,分別為整合、訊號轉換以及遠端控制。由於各家廠商的智能中樞(或軟件服務)擁有的功能都不盡相同,有些只有整合的作用、有些同時有整合及訊號轉換的功能,因此這邊將智能中樞區分成4種類型來幫助理解。
專門的智能中樞
國外比較知名的產品是SmartThings Hub 以及Wink Hub,它們配備了能用ZigBee、Z-Wave、Wi-Fi 等通訊協定做訊號溝通,同時可以使用單一APP 程式來操作所有接入智能中樞的裝置。這類智能中樞有的優勢是能連接智能感測器(大部分感測器使用的是ZigBee或Z-Wave 通訊協定),又支援許多不同廠商的產品,能做到像是:“當A 廠商的門窗感應器觸發,就打開B 廠商的智能燈泡” 這類的自動化功能,因此用來打造完整的智能家居是再適合不過了。
不過這類智能中樞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。首先,當你購買了某一個品牌之後,並不代表所有的智能裝置都能接入,還是要先確認有哪些廠商的產品有支援這個品牌,避免無法順利整合的窘境。再則,使用這類智能中樞的App 操作裝置時,能使用的功能可能會比在原廠APP少。但整體來說,這類智能中樞功能最為完善,因為同時具有整合及訊號轉換的作用。
各廠商自己的智能中樞
因為廠商自家產品大多使用的是ZigBee或Z-Wave 通訊協定,因此必須搭配網關轉換訊號來與其他裝置溝通,較多人聽過的是米家多功能網關、Philips Hue Bridge 、Aqara 網關…等。這類智能中樞僅能與自家的產品通訊,沒辦法整合其他廠商的產品一起操作,因此分類上不太算是智能中樞,但命名上常常會造成混淆。如果要與別的廠商的裝置一起操作則需要再接入真正的智能中樞(或軟件服務)。
智能音箱
雖然技術上智能音箱沒有被視為智能中樞,但Google Home 以及Amazon Echo 因為能透過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 及Alexa 聲控不同廠商接入的智能裝置,分類上已經可以算是半個智能中樞了。舉例來說,Google Home 能讓使用者設定“將智能裝置分成不同群組” 以及“用單一指令執行多項動作” 來同時聲控操作不同廠商的裝置,這有點類似HomeKit 的“情境” 功能。
智能音箱做為智能中樞仍然會遇到一些問題。目前絕大部份的智能音箱僅能與使用Wi-Fi 通訊協定的裝置連接,因此沒辦法接入ZigBee或Z-Wave 裝置,尤其是智能感測器。許多家庭自動化的設定都需要靠感測器才能做到,也因此僅有智能音箱是沒辦法打造完整的智能家居,最後還是要靠“專門的智能中樞” 來達成訊號轉換。
軟件服務
要整合不同廠商的裝置不一定非要購買硬體產品,有一些應用程式或軟件服務也能達成這件事,像是Google Home App、Amazon Alexa App、Yonomi…等。這些軟件服務讓使用者能在手機上用APP操作不同廠商的裝置,也能設定“情境” 同時控制多個裝置或“時間排程” 在指定時間執行某項設定。不過透過這類服務要操作ZigBee或Z-Wave 裝置仍會有所限制。
哪個智能中樞適合你
前面介紹完不同的智能中樞類型,這裡再簡單的做個整理:
- 廠商的產品如果使用ZigBee或Z-Wave 通訊協定,會推出自家智能中樞,如果要與其他廠商的裝置整合仍需要專門的智能中樞
- “專門的智能中樞” 有整合及訊號轉換的作用,但並不代表所有的智能裝置都能支援。
- 智能音箱能聲控並整合不同廠商的裝置,但仍無法直接操作ZigBee或Z-Wave裝置
- 一些應用程式或軟件服務可以在手機上控制不同廠商的智能裝置,但也無法直接操作ZigBee或Z-Wave 裝置
那麼究竟什麼情況下會需要智能中樞,又要選擇哪類型的智能中樞會比較合適呢?
僅會使用到Wi-Fi 通訊的裝置
如果你選擇的智能家居配件都支援Wi-Fi 通訊協定,同時也能接受用手機App 來操作這些裝置,那麼智能中樞似乎就沒那麼重要了。許多應用程式與軟件服務都能將來自不同廠商的裝置整合到單一APP來操作,例如Google Home App、Alexa Amazon App、Yonomi。
如果想要進一步用聲音來控制這些裝置,那麼則需要一台智能音箱。便宜的Google Home Mini 或Amazon Echo Dot 都是不錯的選擇,兩者支援其他廠牌的智能裝置都多達萬種以上。能操作的裝置包含有智能燈泡、開關、插座、冷氣控制器、攝影機…等等,一些基本的智能家居裝置幾乎都在智能音箱的聲控範圍內。
想要打造完美的智能家居
如果你的智能家庭有用到ZigBee或Z-wave 裝置,同時又想要這些裝置能與其他裝置互相溝通,例如“當A廠商的移動感應器觸發,就打開B廠商的警報器”、“當漏水偵測器觸發,就傳送通知到手機” 這類的自動觸發設定,那麼SmartThings Hub 或Wink Hub 即是適合的選擇。
HomeKit 或蘋果裝置用戶
由於HomeKit 的生態圈與其他智能家居平台稍微不一樣,因此這邊特別獨立出來說明。如果你是HomeKit 的用戶,那麼可以直接在手機上的“家庭App” 操作所有接入的Wi-Fi 智能裝置,並且可以設定“情境” 同時控制不同裝置。特別的是,如果要使用“時間排程” 或“用感測器來觸發其他裝置” 等自動化功能,就必須要有iPad、Apple TV 或HomePod 做為智能家居中樞才能做到。
另外,如果要使用ZigBee或Z-Wave 裝置,像是Aqara 門窗感應器、Philips Hue 智能燈泡…等等,則需要配合將該廠商自家的Aqara 網關、Philips Hue Bridge 接入HomeKit 的智能家居中樞,才能將這些ZigBee 裝置整合進HomeKit 一起操作使用。只要將智能感應器順利接入HomeKit,就能做到“當溫度感應器溫度高於30度,就打開的冷氣機” 這種完全自動化的設定。
看了以上的資訊,您對智能中樞的了解,更加掌握了嗎?